近日,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最新公布的13批次抽檢不合格的產品顯示,曾串起70后、80后、90后三代人兒時記憶的“國民零食”九制陳皮被檢出鉛含量超標。手邊的零食居然不安全,再次引發了消費者對品牌質量的不安與擔憂。
如今,在新的時代背景下,注重品牌自身品質仍然是所有企業發展歷程上亙古不變的話題。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消費需求也呈現出更多樣化的態勢,“固步自封”甚至“激流勇退”,都將成為企業自砸招牌的罪魁禍首。
十年前,三聚氰胺讓三鹿奶粉徹底“涼透”,也使中國食品安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。此后,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,國內品牌的質量問題成了眾多消費者心里解不開的結。
今年6月,昔日國產冰箱“四朵金花”之一的新飛冰箱淪落到“插標賣首”的境地,不免讓人唏噓。早在1990年,新飛創始人劉炳銀為了提高新飛電器的質量,當著眾員工的面,掄起大錘將400多臺不合格的冰箱統統砸壞。從此,新飛冰箱名聲大噪。然而,合資后的新飛,管理層大換血,多元化受阻,技術研發人才流失嚴重,品質得不到提升。綜合種種原因,這個昔日冰箱巨頭最終還是跌向了破產深淵。
在改革開放四十年后的今天,國內很多大型企業的發展目光都由市場轉向了自身。所謂“打鐵還需自身硬”,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都在不斷地進行自我創新升級,國產品牌的質量正在不斷追趕,甚至超越國外大牌。在手機市場上,華為、小米等國產品牌紛紛崛起,開始跟占據大面積市場的蘋果手機分庭抗禮;在汽車行業,比亞迪、長安、奇瑞等國產自主品牌也在不斷研發新技術,眾多新能源動力汽車的技術也在國際上實現了“彎道超車”,躋身世界前列。
品質是促進生產、刺激消費的根本保證。堅持創新引領,注重自身品牌,樹立品質至上的長遠眼光,成為了眾多企業的核心競爭手段。只有做強品質,企業才能行穩致遠。